近日,光明乳业(下称“光明”)交出一份难言理想的期中成绩单,作为国内“乳业三巨头”之一,掉队的光明和伊利、蒙牛的差距正越来越大。
(资料图)
营收下滑
2023年上半年,光明乳业实现营业总收入亿元,同比下降%;归母净利润为亿元,同比增长%。
结合业务来看,光明乳业除了鲜奶、酸奶等液态奶业务之外,还有奶粉、奶酪等其他乳制品,以及奶牛饲养、培育的牧业板块,共三个业务分部。其中,主营业务板块液态奶分部上半年营收亿元、其他乳制品分部实现营收亿元、牧业分部为亿元。在9月6日召开的中期业绩会上,公司把业绩下滑归结为牧业板块营收减少,同比降幅超27%。
事实上,下滑的业务不仅牧业产品,其他乳制品业务和去年同期亿元的营收相比,也少了超2个亿收入。液态奶业务的营收增长不足以弥补另外两大板块的缺口,导致公司营收整体下滑。
盈利能力方面,上半年公司毛利率为%,较同期有所上涨,但依然低于行业平均值。
值得一提的是,结合近几年业绩表现,相较于另外两家“乳业巨头”伊利和蒙牛,光明的毛利率掉队明显。2018年,伊利、蒙牛、光明三家公司毛利率差距并不大,分别为%、%、%,但最近两年,不同于伊利、蒙牛两家公司毛利率稳定保持在30%以上,光明已连续两年跌破20%大关。
作为扎根上海的百年乳企,光明很早就制定“走向全国”的战略,但从今年上半年营收表现来看,全国化战略成果并不尽如人意。公司在上海地区实现营收亿元,同比增长%;在外地营收亿元,同比减少%,公司在外地拓展增速不及上海大本营增速。除此之外,冷链运输的完善虽然微光明走向全国市场提供了物流基础,但也为其他品牌进入上海市场提供了机会。2020年上半年和2021年上半年,光明在上海地区增速分别为%、%,今年上半年仅为%。
从销售模式来看,上半年通过经销商模式实现营收亿元,与去年基本持平;而公司直营模式销售收入为亿元,较去年减少%。报告期内,上海和外地的经销商数量均有减少,其中上海地区减少10个、外地减少24个。公司在业绩会上表示,下半年将推动渠道拓展和网点下沉,华东地区将进一步夯实到乡到镇的渠道基础。
高端产品下滑5%
光明液态奶产品覆盖鲜奶、常温牛奶、低温/常温酸奶、常温乳品及乳饮料等诸多条线,但不可否认的是,光明的竞争优势仅限于鲜奶板块,而乳品的“基本盘”常温奶,八成以上市场份额一直被蒙牛和伊利两家巨头瓜分。
交银国际研究报告显示,2023年上半年,光明鲜奶业务同比增长%,快于市场增速,但从价格带划分来看,旗下低端产品表现优于高端产品。
具体来看,今年上半年光明鲜奶低端产品系列蓝房子、新鲜牧场(价格为每升12-15元,促销价可低至11元)分别同比增长%、%;中端产品光明优倍(价格为每升20-22元)同比增长13%;而定价在每升30元以上的高端产品致优系列则同比下滑5%,而光明丢失的部分则被君乐宝悦鲜活、蒙牛旗下每日鲜语等竞品瓜分。
事实上,近年以来光明鲜奶产品的市场领先地位正在被竞争对手撼动。
资料显示,光明携旗下新鲜牧场、优倍、致优等品牌占据鲜奶产品%的市场份额。研究报告显示,2022年鲜奶市场CR3(前三家所占的市场份额)为%,这意味着市场相对分散,随着竞争加剧,光明或还将进一步面对新产品、新品牌的冲击。
截至目前,“乳业三巨头”的伊利、蒙牛和光明都已相继交出半年答卷。从上半年的经营情况来看,无论是营收还是利润情况,光明都已“掉队”,和另外两家相差甚远。
此前,光明曾定下2022年争取实现总营收亿元的目标,但去年营收完成率仅为%。即便如此,光明乳业管理层依然上调了今年的营收目标——2023年争取实现亿元。
目前来看,上半年目标完成率仅为44%,这也对下半年公司经营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今年是否会再次“跳票”,有待检验。
见习记者:水芙蓉
(文章来源:国际金融报)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