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专稿:近年来,滁州市南谯区施集镇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党的组织路线,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提升“三力”为举措,夯实基础、守正创新,全心全力为基层党建赋能增效。
把好“方向盘”,提升思想政治“引领力”。分级分类开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培训,把教育培训作为提升村干部工作能力的有效抓手,规定镇村干部每天利用30分钟开展政治学习,强化理论武装。深入挖掘本土红色资源4个,依托党性教育馆、乡村影院、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项目等,打造“红色文旅”教育专线,累计接待调研学习人员3000人次。健全完善“镇党委—村(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党员网格长”四级组织体系,推动镇党委围绕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重点领域,认领实施服务项目,凝聚资源力量参与文明创建、信用村建设、农村物业等基层治理工作,确保各项决策部署落实到“最后一公里”。
筑牢“桥头堡”,提升基层堡垒“战斗力”。聚力建强村级干部、党员“两支”队伍,以人促事推动基层党建提质增效。2021年换届以来,全镇共培养后备干部35人,8名后备干部按程序进入“两委”班子。镇党委每月举办“书记讲坛”,通过实地调研、交流研讨等形式,挖掘基层党建、社会治理、美丽乡村建设等方面创新做法,推动12名村书记拓宽思路、互学互鉴、提升本领。建立在重大任务、基层一线识别发展党员工作机制,积极挖掘村“两委”成员、在职党员、离退休干部等骨干担任网格支部书记,引导274名党员主动参与乡村治理、集体经济发展、民主协商,激活基层治理“神经末梢”。
打造“排头兵”,提升基层组织“示范力 ”。做好“党建+”文章,探索“党支部+合作社+基地”运行机制,采取“党支部带头流转、党员干部带动村民入股投劳”方式,做细“土地流转、大户培育、模式创新”三篇文章,新建高标准果蔬种植基地、四季果园、食用菌种植基地,同步推进蓝莓、葡萄等特色产业培育规模。坚持“交通道变风景道、农园变景区、村落变景点”的思路,充分发挥“支部引领、党员带头、乡贤响应、群众参与”作用,自加压力启动“一村一品”建设,着力打造了“花山村稻田画”“丰山村乡村宜居更新试点”“井楠茗宿”等3处示范点,相关经验入选农业农村部典型案例,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突破、再上新台阶。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