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自成蹊,范磊打造单簧管群英!“音乐之岛”涌现全新艺术教育品牌

2023-07-31 07:10:35    来源:观海新闻    

7月8日,青岛籍“00后”单簧管演奏家倪郅炜在美国喜获大奖。在这个由美国国际单簧管协会主办的ICA青年艺术家单簧管比赛中,倪郅炜通过三轮比赛拔得头筹,斩获青年艺术家组别的冠军。这也是ICA青年艺术家单簧管比赛50年历史上青年组别的首位中国冠军——在4年前的2019届ICA比赛中,同样来自青岛的单簧管演奏才俊王昊基获得了少年组的冠军,填补了中国人在ICA少年组别的冠军空白。连续两位青岛籍演奏家扬威ICA,并且两人都是青岛走出的单簧管大师范磊的弟子,这让音乐界对于青岛的单簧管艺术氛围、对于范磊的青岛“单簧管大师班”充满好奇。

单簧管大师范磊在青岛培育了众多单簧管精英弟子。


【资料图】

2009年暑期,回国任教的范磊第一次把“单簧管大师班”带到了家乡青岛。在鱼山路中国海洋大学的闷热校舍里,学员们第一次接触到了当下国际先进的单簧管演奏技术,这一批青岛少年中就有日后在单簧管领域成就斐然的单簧管才俊:倪郅炜、王昊基、张宁(茱莉亚音乐学院本硕连读,现执教于青岛梅纽因音乐学校和天津茱莉亚音乐学院)、邹汇斌(中国交响乐团单簧管乐手,获俄罗斯、美国多个管乐奖项),而范磊在青岛的“大弟子”邢伯男留学归国后已经执教于山东艺术学院,这五位音乐家组成了青岛新生代单簧管的中坚力量。从2009年到2023年,青岛“音乐之岛”在小提琴、双簧管、钢琴等领域持续涌现艺术新人,年轻单簧管艺术家的崛起,也让我们看到城市音乐文化的底蕴,对音乐大师的艺术“点睛”、人才“群聚”效能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权威大赛,师徒“聚首”

在倪郅炜美国比赛的同一天,青岛大剧院“旋律大师系列”之范磊单簧管音乐会正式举行。范磊得知学生在海外获奖非常兴奋,他坦言,自己也曾经挑战过同一个大赛。“今年是ICA这项比赛50周年,倪郅炜在丹佛获得冠军有着特殊意义。我1986年也参加过同一个比赛,当时的比赛在西雅图举办,我的老师陶纯孝教授带队参加,我获得第四名,也是当时中国参赛者的最好成绩。经过近40年的努力,我的学生再次参赛,并且获得了青年组的冠军。之前,中央音乐学院也有参赛者,但并未获得冠军。这不仅是青岛人第一次拿到ICA青年组冠军,也是中国单簧管的第一次。倪郅炜谦虚、低调,但对音乐有着很大的抱负,经过多年的苦练达到了今天的高度。我很欣慰倪郅炜取得这样的成绩。”

在ICA丹佛现场,范磊、倪郅炜完成了一次跨越时空的交接;在“旋律大师系列”音乐会舞台上,范磊也跟“大弟子”邢伯男用一曲二重奏《约会》完成了一个“轮回”。

“我第一次听范老师演奏《约会》是在十二三年前,第一次听就觉得特别好听,像是两个老朋友在舞台上会面,说说现在,聊聊从前。”邢伯男说,“这次,我和范老师在青岛演奏《约会》,感觉像是师徒多年重聚在家乡,曲名也非常应景。当年,我幻想有一天自己也能在台上演奏这个曲子,现在愿望真的实现了,这就是艺术的传承。与老师排练时,我很紧张。上学时,他经常说我吹得不准确,没想到,在这次合作中,他对我都是认可和鼓励。”

在邢伯男的记忆中,第一次听到范磊的现场演奏,是在青岛日报社阳光大厅的音乐会上,他和他的美国学生一起献艺。“那是我作为初学者第一次听到了单簧管能演奏什么样的作品,范老师展示了一些我们从未听过的技巧。从那以后,他几乎每年夏天都在青岛办一个艺术交流活动,要么是音乐会,要么是大师班。当时最有影响力的是2004年西安大师班,范老师请来了国际大师、曾任国际单簧管协会主席的罗伯特·斯普林,为中国乐迷展现循环呼吸、双吐等技术,非常开阔眼界。2008年,范磊回国在中央音乐学院任教。隔年,他在青岛举行了第一个单簧管大师班。大师班地点选在中国海洋大学,请来了纽约茱莉亚音乐学院的教授,第一批学生里就有张宁、王昊基、倪郅炜、邹汇斌,引领这些孩子们去了国内外顶级院校,慢慢带起来一批单簧管人才。”

因材施教,钟情青岛

“范老师对青岛也是最用心的。”邢伯男表示,青岛近年来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单簧管演奏家,走上国际舞台、任教于一流高校,背后是范磊的推动。一方面,在缺乏丰富的影像资料、缺乏国际化的单簧管专业教学的大环境下,范磊从2009年开始做青岛单簧管大师班,不断选拔来自全国各地的好苗子。另一方面,范磊的因材施教、言传身教让学生们受益匪浅。

“范老师不遗余力地为家乡开音乐会、做大师班,带出一批优秀的学生来。他的指导不限于单簧管的教学,还包括关注学生情绪变化,学生应该参加什么比赛、演奏什么作品、如何克服瓶颈期技术和心理上的障碍等,他会一一开导,指出化解的路径。”

单簧管大师班也是将青岛的艺术资源综合利用的过程,2023大师班选在青岛梅纽因学校举行,让来自天南海北的才俊深入接触这座著名的音乐学府。对此,范磊表示,音乐学校与大师班之间能够形成有益的互动,把各地的好苗子挖掘出来。“家长可能并未意识到这些艺术资源的珍贵,大师班导师的指点特别重要。像是倪郅炜,他也有低谷期,初入美国时,他在一些比赛中也没有进入决赛,我就告诉他‘别气馁’,每个比赛要求的风格不同,而且每个参赛者都是输多胜少,这才是比赛的常态。指路人对学习者非常重要。”

作为范磊的“大弟子”,邢伯男跟随范磊从青岛考入中央音乐学院,出国深造后又做了音乐教育者,对单簧管的教育有着多重体验。“音乐本来是很主观的东西,不少老师给学生讲了一些玄妙、模糊的内容,让你去想象。但是,学生难以感知到。老师把自己的感受通过语言传授给学生,要确保学生充分理解,而且要让学生从语言转化为准确的动作,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范老师的方式先进,他不像其他老师那样说‘你的声音要纯净、宽广,要结实’,而是具体到细节上,比如说,气息怎么样运用,舌型该怎么样,手指该怎么动……你只要按照他的指导,就能演奏出他说的那个声音。”邢伯男说,“范老师对学生的理解和发挥也很宽容。他经常说:我可能不赞同你的音乐表现力、你的音乐思想,但是,我要求你必须有思想。你的音乐处理不是特别好,但我能看到你想去表达,至于后面你再想怎么做,要根据你长期的积累沉淀。范老师是很包容的,不像有的老师那样呆板,压抑学生的想象力、表达和心思,怕出错儿。”

做亚洲最好的单簧管盛会

上世纪70年代,还是一个手风琴琴童的范磊在市北区少年宫的大树下遇见了两位师兄——郝杰、徐东晓,一番畅聊之下,范磊开始接触单簧管,越学越凸显天赋,而这两位师兄后来双双成为中国长号领域的杰出演奏家。12岁,范磊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作为红领巾乐团的单簧管乐手,先后在法国土伦国际单簧管大赛、西雅图国际单簧管协会青年单簧管比赛等大赛中屡获佳绩,顺利进入了国际音乐人的视野。在留学海外阶段,范磊先后毕业于美国奥柏林音乐学院和耶鲁大学,获艺术家文凭和硕士学位。历经克利夫兰、纽约等众多交响乐名城,与众多大师亲密合作过。范磊最难忘的是将他带到海外、拿到第一份全额奖学金的单簧管教育家埃尔萨·福德尔教授。“我的恩师都在关注我。当时带我去留学的福德尔教授说:‘我就是想培养你,让你成为中国No.1的老师。’今天真的很难想象她当年的这种预见性,我不敢说No.1,但我真的在单簧管这条路上坚持了50多年。”范磊说。

自2009年第一个单簧管大师班至今,范磊教出了多位音乐才俊。邹汇斌2010年以专业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次年获得首届莫扎特国际单簧管比赛A组第一名,先后在俄罗斯国际青少年管乐比赛、第九届穆拉文斯基国际青少年音乐比赛中获奖,2016年考入美国克利夫兰音乐学院。邹汇斌现任国家交响乐团单簧管演奏员。张宁2015年考入美国茱莉亚音乐学院,2018年考取该校五年制本硕连读项目,2020年又被茱莉亚学院音乐艺术博士项目录取,成为这所学校百年校史中首位被单簧管博士项目录取的华人。作为年轻一代室内乐音乐家,张宁的演出足迹遍布世界各地,在瑞士韦尔比耶音乐节、美国国家乐队学院音乐节、鲍顿国际音乐节等十余个国际重量级音乐节上演出。法国巴黎音乐学院深造的王昊基、美国伊斯曼音乐学院留学的倪郅炜先后荣膺ICA2019年度少年组冠军、ICA2023青年组冠军,先后两次实现零的突破,为中国音乐家争得了荣誉。

“做什么都离不开热爱,你得爱这个乐器,爱这个声音。爱就是非常简单、非常单纯的动机。年轻人静下心来,听一听单簧管,感受它的表现力,它的灵活性,它的可塑性。”经过多年的探索,范磊认为,单簧管的教育需要从小学生阶段入手,“这些年,大家渐渐看清楚了,培养单簧管人才需要从娃娃抓起,倪郅炜就是从一张白纸带出来的学生,从打基础的阶段开始教。”

8月,2023范磊单簧管大师班即将在青岛开营,来自天南地北的学员将汇聚青岛,分为初级班、高级班和专业班接受富有针对性的辅导。“今年,我们还引入了意大利的单簧管比赛,在青岛举行预选赛,比赛的发起人和主办方都从欧洲过来,考察学员。这是意大利国际单簧管比赛第一次在中国做初赛。” 有了众多成功案例,范磊对未来充满信心,“我希望通过这些推广活动,在青岛做出亚洲最好的单簧管夏令营,而且做长做久,成为世界享有盛誉的、可持续发展的音乐艺术项目,让‘音乐之岛’增加管乐华彩,增加世界可见度。”(青岛日报/观海新闻首席记者 米荆玉)

责任编辑:孙源熙

[责任编辑:h001]
关键词:

相关新闻

联系邮箱:99 25 83 5@qq.com

备案号:豫ICP备2020035338号-4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

产经时报 版权所有